香港2017年7月25日電 /美通社/ -- 「亞洲精準醫療及生物標誌檢測科研論壇」於本月22日假香港科學園圓滿舉行。是次論壇雲集多位腫瘤科專家、醫療從業員、護理及醫護管理人員,就肺癌治療和精準醫療技術應用等範疇交流意見、知識和經驗。
是次論壇由香港腫瘤化療學會、香港社區腫瘤專科醫生協會,以及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合辦,並獲得香港科技園公司與英國阿斯利康製藥公司(AstraZeneca)全力支持。於科學園開發專門為癌症患者提供血液基因檢測的初創企業 -- 善覓有限公司(Sanomics Ltd.)更擔任論壇的科學合作夥伴。
肺癌是全球死亡率较高的癌症,每年導致超過160萬人死亡,高於乳癌、結腸癌和前列腺癌死亡人數的總和。不僅是吸煙者容易患上肺癌,亞洲區肺癌病例更佔全球病例約51%[1],區內因肺癌死亡的人數亦佔癌症死亡總人數的21%[2]。在現有的治療方法上,精準醫療已成為治愈肺癌的新興療法。它以基因分析來檢測早期的癌症,並找出最適合患人的治療方法。
是次論壇匯聚了來自亞洲的專家,討論並探討區內生物標誌檢測的進展情況,亦強調地區性合作的迫切性,以及香港應如何善用在肺癌管理精準醫療技術、基因測試和納米技術等範疇的豐富專業知識,以發展成為肺癌研究、發展、臨床應用及投資的區域樞紐。
基因組學生物標記對個人化癌症管理至為關鍵
香港科技園公司董事會主席羅范椒芬在開幕致辭表示,先進的精準醫療技術改變了醫療保健及疾病治療。預測性的診斷及針對基因結構和腫瘤遺傳基因的個人化治療,均可提高療效並減少副作用。
羅范椒芬認為:「精準醫療在臨床應用的層面上面臨許多挑戰,因此需要各方面的協作。精準醫療的前景令人振奮,激勵了全球對相關範疇作積極的研究。目前的基因測試可應用於2,000多個臨床病症,而可應用的診斷測試亦有倍增的趨勢。」
善覓行政總裁翁錦輝表示:「我們正在研究的精準醫療技術,能透過檢查腫瘤組織的基因異常變化,為腫瘤科醫生提供資訊,作更有效地的醫療決定。一旦獲得具重大遺傳變異的臨床發現,我們便可針對這些腫瘤採取特定的治療方法,以提高機會獲得更有效的臨床成果。」
香港在癌症研究及知識交流擔任重要角色
翁錦輝補充道:「善覓採取的方式獨特之處在於以體液進行檢測,即當沒有腫瘤組織時,以血液來篩查遺傳變異,我們稱之為『液體活檢』。液體活檢在臨床過程中能更快、更安全、更方便和實用地發揮作用。我們目前正在建立亞洲首間液體活檢中心,並將於區內領先運用基因組學於個人癌症管理領域上。善覓所取得的突破不僅展現了香港生物醫學專家的卓越研究和發展,更突顯其在發現和應對亞洲健康醫療業界面對的挑戰之優勢。」
香港科學園目前擁有逾80間的生物科技公司,商業範圍涵蓋醫療器械、幹細胞研究、基因組學和再生醫學、分子診斷以及中西醫藥的研發。這些公司在不同崗位上作出了多方面貢獻,㩗手創造一個非常有利研究的生態圈。更重要的是,香港的臨床數據更獲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肯定,用作登記及批核用途,令香港成為測試最新治療方法及醫療設備的理想地方。
羅范椒芬表示:「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於一年前向香港兩間一期臨床試驗中心發出資格認定,並接受香港臨床試驗數據作登記和批准用途。展望未來,我們必需把握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兩岸邊境與粵港澳大灣區的機遇,充分利用香港生物醫藥研究及其發展的優勢,以應付本地及中國對老齡化醫療保健日益增長的需求。」
羅范椒芬補充道:「我們冀望大灣區成為全球具影響力的創新樞紐,與此同時,希望港深創新及科技園能夠成為內地、香港和世界各地精英共同研究與合作的基地。」
除了羅范椒芬及翁錦輝,是次論壇的其他主要講者包括:香港中文大學腫瘤學系系主任莫樹錦教授、阿斯利康(中國)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及中國總裁王磊及廣東省肺癌研究所所長兼中國廣東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吳一龍教授。
關於香港科技園公司
香港科技園公司乃於二零零一年五月成立之法定機構,負責規劃及管理科學園、創新中心及工業邨,致力營造富有活力的創新及科技生態圈,積極聯繫各持份者,培育科技人才及促進交流協作,帶動創新發展,為香港以至整個區域締造社會及經濟效益。
自成立以來,我們透過發展重點科技領域,包括電子、資訊及通訊科技、綠色科技、生物醫療科技、物料與精密工程,帶領香港成為地區的創新及科技樞紐。為協助科技公司孕育意念、創新及發展,我們提供科研設施及基礎建設,設置市場主導的實驗室及技術中心,並附設技術支援服務。我們亦提供多項增值服務及專為新創科技企業而設的創業培育計劃,支援全面,協助他們加快發展業務。
駐扎於科學園的科技企業能夠透過我們的專業服務及科研設施,進行應用研究及產品開發;從事設計的企業可以於創新中心獲得設計相關的支援;而技術密集型的企業則可受惠於大埔、將軍澳及元朗三個工業邨所提供的服務。
更多詳情,請瀏覽www.hkstp.org。
[1]資料來源:Steward, Bernard and Wild, Christopher《2014世界癌症報告》(2014)
[2]資料來源:世界衛生組織《2012年全球腫瘤流行病統計數據》全球癌症預計發病率、死亡率及患病率(2015):http://globocan.iarc.fr/Pages/fact_sheets_cancer.aspx.
圖片 -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170725/1906132-1-a
圖片 -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170725/1906132-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