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8年11月21日電 /美通社/ -- 中國領先的一站式醫療健康生態平台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好醫生」;股份代碼:01833.HK)今日宣佈已與中國營養學會達成戰略合作。平安好醫生將參與制定由中國營養學會牽頭起草的國內首個「代餐食品團體標準」,該標準旨在推動代餐食品市場向規範化發展,將於今年年底對外發佈。同時,中國營養學會營養健康研究院將利用其在肥胖與膳食營養指導領域的研究成果,全面提升平安好醫生「減肥中心」服務水平,為消費者提供科學、健康、有效的瘦身減肥解決方案。
中國營養學會是中國營養科技工作者和從事營養研究的科技、教學及設有營養研究機構的企事業單位自願結成,並依法登記的全國性、學術性和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是黨和國家聯繫中國營養科技工作者的橋樑和紐帶,是發展中國營養學科學技術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
平安好醫生是中國領先的一站式醫療健康生態平台,憑藉全球領先的 AI 醫療科技,將千人規模的自有醫療團隊、外部簽約醫生和線下醫療網絡資源進行整合,提供線上問診與線上購藥、線上問診與線下就醫的一站式醫療健康服務。截至2018年6月末,平安好醫生註冊用戶數達2.28億,期末月活躍用戶數達4,860萬,是國內覆蓋率第一的移動醫療應用。
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瘦身減肥」已發展成為一個千億級的消費市場。權威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整個減肥市場規模達到900億元,這個數據還在持續攀升。具有食用方便、能補充營養、具有飽腹感等特點的瘦身代餐食品,迎合了工作忙碌白領消費者的需求,正受到市場廣泛青睞。
智研諮詢發佈的「2017年至2023年年中國減肥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市場上主要以瘦身膳食替代品和非處方減肥品為主,其中瘦身膳食替代品規模達7.5億美元。在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由於缺乏標準體系,代餐食品既沒有明確的科學定位,也沒有具體的生產標準,這導致代餐食品行業良莠不齊、消費者選擇產品成為難題。
國內首個「代餐食品團體標準」將致力於改善這一行業發展痛點,本標準由中國營養學會牽頭起草,北京營養源研究所等多家研究機構及平安好醫生等多家企業共同參與制定,從代餐食品的範圍、術語和定義、技術要求(含能量及營養素要求)、安全需求、標籤及使用說明等方面對代餐食品加以規範,從而引導行業良性發展。
平安好醫生相關負責人表示:「並非所有人群都適合吃代餐食品,有些消費者需要同時增加運動量在判斷消費者的體質過程中,平安好醫生有一套成熟的、基於大數據的檢測流程,可以從多方面判斷用戶體質,給出數據化的個人健康檔案,再通過在線營養師等給出專業的瘦身建議。
標準發佈後,平安好醫生旗下「減肥中心」將率先響應該標準的要求,不斷完善產品、提供更符合健康需求、安全的代餐食品。
此前,平安好醫生「減肥中心」已於2018年9月底正式上線。該中心包含在線諮詢、體重管理、減肥資訊、減肥社區、減肥商城五大板塊內容,並利用 AI 智能技術輔助入駐的營養師和健身教練,為用戶提供定制化、差異化的科學體重管理解決方案;其首款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減肥產品「HAPPY瘦」營養代餐產品,通過調整飲食結構,將身體由醣類供能轉換為脂肪供能,同時輔以含高蛋白高膳食纖維的代餐,已幫助超過1.8萬名用戶健康減肥,月均減重達7斤。
關於平安好醫生(1833.HK)
平安好醫生是中國領先的一站式醫療健康生態平台,致力於通過「移動醫療+AI」,為每個家庭提供一位家庭醫生,為每個人提供一份電子健康檔案,為每個人提供一個健康管理計劃。目前,平安好醫生已經形成家庭醫生服務、消費型醫療、健康商城、健康管理及健康互動等重點業務板塊。
截至2018年6月末,平安好醫生註冊用戶數達2.28億,期末月活躍用戶數達4860萬,是國內覆蓋率第一的移動醫療應用。平安好醫生自聘了千人規模的自有醫療團隊和4650名外部簽約名醫(均為三甲醫院副主任醫師及以上職稱),在AI人工智能的賦能下,通過7*24小時全天候在線諮詢,為用戶提供輔助診斷、康復指導及用藥建議;合作線下約3100多家醫院(包括逾1200家三甲醫院)完成後續分診轉診、線下首診及復診隨訪服務。
同時,平安好醫生覆蓋約2000多家包括體檢機構、牙科診所和醫美機構在內的健康機構以及10000多家藥店,形成在線諮詢與在線購藥、在線諮詢與線下就醫的服務閉環。
2015年4月,「平安好醫生」APP正式上線。2016年5月,平安好醫生完成5億美元A輪融資;2017年12月,平安好醫生獲得孫正義旗下軟銀願景基金Pre-IPO 4億美元投資;2018年5月4日,平安好醫生在港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1833.HK,被稱為全球互聯網醫療第一股。平安好醫生首次公開發行的基石投資者包括貝萊德(Blackrock)、資本集團(Captial Group)、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加拿大退休金計劃投資委員會(Canada Pension Plan Investment Board)、馬來西亞國家主權基金國庫控股(Khazanah Nasional Berhad)、瑞士再保險(Swiss Re)及泰國正大集團(CP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