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急需早診斷、早診療以減輕社會、經濟和個人的疾病負擔 -
- 全新診療法的推出強調亞太地區重新評估診療方法的必要性 -
新加坡2009年9月14日電 /美通社亞洲/ -- 亞太風濕病學會聯盟(Asia-Pacific League of Associations for Rheumatology, APLAR)今天推出了全新的風濕病診療法,旨在提高人們對風濕性關節炎(RA)早診斷、早治療必要性的意識,減輕由於風濕性關節炎給亞太地區病人、社會和政府造成巨大的社會,經濟以及個人的負擔。
(Logo: http://www.prnasia.com/sa/2009/09/08/20090908110532.jpg )
(Logo: http://www.prnasia.com/sa/2009/09/08/20090908483219.jpg )
「每一天都是關鍵的 (Every Day Counts) 」,這一運動的發起目的是為了帶出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每延誤一天就要為此付出不必要的個人代價的事實。同時拖延診療會導致更多的病人無法上班、以及花費更長的住院時間,令社會和國家面臨巨大的財政負擔和福利性支出。
亞太風濕病學會聯盟主席,Ho-Youn Kim博士表示:「處於經濟不明朗和人口老齡化的時期,國家根本承受不了讓慢性病病人脫離工作,耗乾政府寶貴的預算。診療方法確實存在,並且已經證明能夠減輕疾病負擔。廣泛採取早診斷、早治療的方案能夠極大地減少國家和個人風濕性關節炎診療費用的開銷。」
Kim博士接著表示:「早期有效的診療不僅可以延緩、阻止疾病發展甚至治癒疾病,而且可以保存生產力,減少非必要的入院治療和手術及社會服務負擔。因此可以節省大量醫療費用。我們希望這一全新的診療法可幫助帶出風濕性關節炎早期有效診療的必要性,因為病人一天不檢查不診療,後果就會不斷加重。」
疾病負擔
世界衛生組織從直接、間接和社會心裡成本三個層面評估風濕性關節炎的經濟負擔。(1)政府的直接開銷巨大。例如,在美國,一個系統調查顯示風濕性關節炎的年平均醫療費用為5,720美元/病人,其中住院費用佔據了大部分。(2) 在整個亞太地區風濕性關節炎的醫療費用與美國同樣高昂。例如:
-- 在韓國,據估算,風濕性關節炎的經濟負擔是6.249億美元,佔其國民生產總值的
0.11%.(3)
-- 在中國、日本和台灣,風濕性關節炎影響了0.3%的人口,各國患者人數分別為400
萬,38萬和6.9萬。(4, 5, 6)
-- 在澳洲,用於風濕性關節炎的年醫療支出為240億澳元,並且因此在工作損失了
大量時間、縮減了壽命以及花費在傷殘治癒。(7)
-- 在泰國,據估算,風濕性關節炎的平均社會醫療費用為2,682美元, 佔每個風濕
性關節炎病人平均年收入的41.4%;每人每年直接開銷和間接開銷分別為2,135美
元和547美元。(8)
-- 在馬來西亞,0.5%的成年人受到風濕性關節炎的影響(年齡在25-50歲之間)。(9)
間接費用也很巨大,例如患病率(由於疾病導致個人、家庭、社會和僱主的生產力損失)和死亡率(由於疾病夭折導致的生產力損失)。實事上,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喪失工作能力而導致的損失比一般人要大許多。研究表明三分之二的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平均每年丟掉39個工作日。(10)而且,另一項研究表明四分之一的病人出現收入減少的狀況。(11)
如果僅對風濕性關節炎進行表面診療,大約會減少患者10年壽命。(12)不進行適當診療,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將不得不終生與疾病作鬥爭,結果會導致嚴重的關節損傷和殘疾。
病症緩解性抗風濕藥(DMARDs)是目前診療風濕性關節炎的首選藥物。 接受DMARDs 診療的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可體驗到疾病緩解的效果,減輕關節損傷。但是口服DMARDs,例如甲氨蝶呤不能完全防止關節日漸的退化。隨著生物制劑的開發,疾病緩解(完全抑制疾病,不使關節損傷發展)現在已經成為可實現的診療目標,這將為病人提供更大的保護。這些生物制劑能夠直接有效地抑制疾病活動,減緩、阻止關節/輻射損傷,防止生活質量進一步降低。(13)
編輯垂註:
關於「每一天都是關鍵的」(Every Day Counts) 運動
「每一天都是關鍵的」-- 亞太風濕病學會聯盟推出的全新診療法旨在提高人們早診斷、早診療風濕性關節炎的必要性意識。此運動將對亞太地區的醫生、病人和政府進行全年推廣活動。
關於亞太風濕病學會聯盟(APLAR)
亞太風濕病學會聯盟的任務和目標主要是透過成員持續的專業發展,對風濕性關節炎病人以及其他肌骨病病人進行最先進的診療、提高人們對風濕性關節炎的診療意識並對病人進行耐心的宣傳和鼓勵,以及加強對風濕性關節炎領域的研究。亞太風濕病學會聯盟於1963年成立於悉尼,是國際風濕病學會聯盟(International League of Associations for Rheumatology, ILAR )的附屬組織。
此運動的支持商
這一運動得到Wyeth的大力支持,我們深感榮幸。
參考書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3). The burden of musculoskeletal
conditions at the start of the new millennium (WHO Technical Report
Series, 919).
2. Cooper N.J. (2000). Economic burden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Rheumatology, 39, 28-33.
3. Yoon SJ, Bae SC, Lee SI, Chang HJ, Jo HS, Sung JH, Park JH, Lee JY &
Shin YS (2007). Measuring the burden of the disease in Korea. The
Kore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22, 518-23.
4. Rheumatoid Arthritis Therapeutics in China. Medical News Today, (10
April 2009).
5. Shichikawa K, Takenaka Y, Maeda A (1981). A longitudinal population
survey of RA in a rural district in Wakayama. Ryumachi, 21, 35-43.
6. Rheumatoid Arthritis Therapeutics in Taiwan. Bio-medicine News, (10
April 2009).
7. Access Economics PRY Limited (2007). Painful realities: The economic
impact of arthritis in Australia in 2007. (Arthritis Australia).
8. Osiri M, Maetzel A, Tugwell P. The economic burden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in a developing nation: results from a one-year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 Thailand. J. of Rheumatology January, 34, 57-63.
9. Rheumatoid Arthritis Therapeutics in Malaysia. Bio-medicine News, (31
March 2009).
10. Wayne B., Morrison A., Maclean R. & Ruderman E. (2006).Systematic
review of studies of productivity loss due to rheumatoid arthritis.
Occupational Medicine, 56, 18-27.
11. Albers J.M.C., Kuper H.H., van Riel P.L.C.M., Prevoo M.L.L., Van't Hof
M.A., van Gstel A.M. & Severens J.L. (1999). Socio-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in the first years of the
disease. Rheumatology, 38, 423-430.
12. Weaver A. L. (2004). The Impact of new biologicals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Rheumatology, 43, 17-23.
13. Finckh A. & Rubbert-Roth A. (2009). Treatment options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failing initial TNF inhibitor therapy: a critical
review. Arthritis Research & Therapy, 11(Suppl 1):S1.
更多信息,請聯絡:
Micaiah F. Tan
Ogilvy Health, Singapore
辦公室: +65-6213-7846
手機: +65-8123-3928
電郵: micaiah.tan@ogilv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