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22年2月24日 /美通社/ -- 信和集團及旗下黃廷方慈善基金與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和社會福利署合作,為院舍提供500套倍靈遙距健康監測系統,協助有效監察及跟進住在安老院及殘疾人士院舍的確診而徵狀輕微的院友。派發工作已展開,預計於2022年3月中前可完成。
倍靈遙距健康監測系統是由倍靈指環(已獲得美國藥物管理局 (FDA) 510(k) 認證)、體溫感應器、數據傳輸器構建成的雲端醫療物聯網。系統可以準確測量用戶的血氧飽和度、脈搏率和體溫,讓護理人員實時透過網站,隨時隨地遙距監察院友的生理參數,如遇異常時發出警報,及時跟進患者情況。系統有助精簡護理人員的日常監察流程,讓護理人員可提供更好的護理支援。
倍靈遙距健康監測系統是由倍靈指環(已獲得美國藥物管理局 (FDA) 510(k) 認證)、體溫感應器、數據傳輸器構建成的雲端醫療物聯網。系統可以準確測量用戶的血氧飽和度、脈搏率和體溫,讓護理人員實時透過網站,隨時隨地遙距監察院友的生理參數,如遇異常時發出警報,及時跟進患者情況。系統有助精簡護理人員的日常監察流程,讓護理人員可提供更好的護理支援。
倍靈遙距健康監測系統為香港本地創新產品,由倍靈指環(已獲得美國藥物管理局 (FDA) 510(k) 認證)、體溫感應器及數據傳輸器組成,可實時監察患者的健康情況,透過測量和監測患者的關鍵生理指數,包括血氧飽和度、脈搏率和體溫,提供適時醫療護理。由於系統支援互聯網功能,當參數指數超過預設值,護理人員會收到即時警報,及時跟進院友情況。系統有助精簡護理人員的日常監察流程,讓護理人員可提供更好的護理支援。
社聯主席陳智思先生,GBM,GBS,JP,表示︰「第五波新冠疫情非常嚴峻,不少安老及殘疾人士院舍均有院友確診並繼續在院舍居住,各院舍均盡力為這些院友提供合適的照顧,同時採取措施避免其他院友或員工受到感染。為確診院友安裝倍靈遙距健康監測系統,不但有助院舍持續監察其健康狀況,更可在有需要時為有關院友作出迅速支援,能更有效保障院友的健康。特別感謝信和集團及黃廷方慈善基金慷慨捐出500部遙距健康監測系統,令更多院舍及院友受惠,同時感謝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醫生支持及推動這個計劃,以及社會福利署協助將計劃內容及申請方法通知各安老及殘疾人士院舍。」
信和集團副主席暨黃廷方慈善基金董事黃永光先生,SBS,JP表示:「隨著確診病例數字大幅增加,我們的公共醫療系統及護理院舍面對極大壓力,不少院友留在院舍內接受隔離,需要醫療護理。透過有效遙距監察和追蹤,護理人員可以為院友提供及時支援。每一分力量都非常重要,讓我們與社區齊心投疫。我謹此呼籲大家,尤其是長者,在徵詢醫生意見後,盡快接種疫苗。」
倍靈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總裁梁立慧表示︰「我們很高興與信和集團、黃廷方慈善基金、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和社會福利署合作,為抗疫出一分力。倍靈指環監測身體內的血氧飽和度,確保維持於93%水平以上,識別使用者是否屬於『隱性缺氧』。希望透過遙距健康監測系統可以令檢疫/隔離的院友得到適時的識別,也令照顧者可以舒緩部分的壓力。」
信和集團主要股東黃氏家族是倍靈科技有限公司的早期投資者,支援本港及大灣區創新和科技發展,建構更美好社區。
此外,黃永光先生創立香港創新基金(HKIF),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科樞紐。HKIF為全面創科生態系統,涵蓋範疇廣泛,服務不同年齡組別和行業,例如Go Code課程為小學生提供免費程式編寫設計課程、位於奧海城的OC STEM Lab 提供STEM(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學習活動,而信和創意研發室提供沙池平台,促進共同創造,支援初創企業和科技公司。
關於信和集團
信和集團於1971年成立,由黃氏家族私人控股公司及3家上市公司組成:分別為信和置業有限公司(港交所:0083)、尖沙咀置業集團有限公司(港交所:0247)及信和酒店 (集團) 有限公司(港交所:1221)。
作為香港主要地產發展商之一,信和集團的核心業務包括物業發展及物業投資,多年來與社區共同成長。集團擁有多元化物業組合,包括住宅、寫字樓、工業、商場及酒店項目,足跡遍及香港、中國內地、新加坡及澳洲,興建逾250個發展項目,總面積超過1.3億平方呎。集團同時從事與物業管理、酒店投資及管理相關業務,包括富麗敦酒店及度假村與其他聯屬品牌。
集團擁有超過11,000名員工,以「建構更美好生活」為願景,透過「綠色生活」、「創新構思」和「心繫社區」三項關鍵元素,建構宜居、宜作、宜樂的社區。可持續發展更是信和集團業務營運不可或缺的一環,我們致力為持份者創造價值,並透過業務範疇推動可持續發展,建構更美好未來。
關於黃廷方慈善基金
信和集團於2010年成立黃廷方慈善基金,以紀念創辦人黃廷方先生。基金大力支持教育、青少年發展及社區服務。多年來,黃廷方慈善基金撥款捐助逾300家本地社福機構及社區夥伴。除支持香港藝術節、新加坡國家美術館以及修繕長城和延禧宮等饒富意義的項目外,基金為香港和內地基層家庭的學生提供獎學金,以及捐助內地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以及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推動學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