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2020年9月9日 /美通社/ -- 日前由成功大學與台灣德國萊因合作主辦「2020 智慧駕駛落地與實證論壇」,探討人車路的發展,分享歐盟自駕法規與車聯網安全,台南自駕公車與德國自駕公車實務案例,如何讓道路更聰明等議題。在全球掀起自駕車風潮時,如何為自己的城市定義智慧交通里程碑,並以安全為前提,將是自駕車時代發展的重要課題。論壇現場近百位學界業界代表參與,會後並參觀臺灣智駕測試實驗室,近距離體驗自駕場域的測試環境與教育功能,期待激發產業動能。
智慧交通的目標在於依序確認安全、效率、節能、舒適。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系副教授林威勳抛出有趣的問題: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有紅綠燈和没紅綠燈,哪個是較有效率的?自駕車要如何通過號誌路口?經由實測顯示,在安全無虞的狀況下,没有紅綠燈其實是較有效率的。目前L1-L3 級的自動駕駛主要是應用雷達,光達及 AI 影像辨識技術,但未來自駕車要再引進高精地圖與車路聯網才能真正進入無人化駕駛。他同時介紹成大研發的smart C(新世代號誌控制系統平台),使號誌設備成為多功能智慧化之路側設備,實現緊急車輛優先、大眾運輸優先、智慧化號誌控制、節能駕駛、數據收集等五大應用。
德國萊因交通服務潘世文總經理介紹歐盟自駕車法規及豁免審批程序,「全球趨勢未來會朝L4級的應用較多,也就是低速、特定目的、封閉迴路的應用會越來越普及。」另一個趨勢是,在歐洲所有的自駕車標準都是根據城市來定義,都得經過當地城市相關部門及技術團隊做評估,「因為台北和台南的交通狀況一定不同。」他精闢點出,對歐盟法規制定單位來說,他們在意的不是技術多先進,而是車輛的安全性,歐盟法規的制定重點在於轉向系統,「車子往前開不是問題,而是在換車道時不會產生任何問題,資訊會不會丟包,一丟包會不會有意外發生。」
德國萊因交通服務吳孝先副總經理則展示了在歐盟一台房車及一台自駕公車從零件到整車需要通過多少驗證項目。根據最新的歐盟自駕車框架文件(WP.29) 指出,自駕車的願景在於改善道路運輸潛力且確保不得造成任何不可忍受的風險。該文件建議自駕車應優先考慮系統安全、故障安全回應、人機界面操作訊息、網絡安全等關鍵原則,其他仍在討論中的重點包括車輛如何維護和檢查,消費者教育,自駕車踫撞後是否還能維持安全等。
隨著5G 時代來臨,世界已没有邊界。 車聯網本身就是一個風險,不管是用Wi-Fi, 藍牙,或3G、5G 作資料交換就可能成為駭客攻擊的重點。目前車聯網攻擊場景已包括車廠資料中心、手機應用程式、身份竊取冒用、電動車充電站、伺服器及遠端控制單元等造成程度不一的資安風險。基於政治,經濟利益,近年來駭客數量已成長6倍以上,受害人包括整車廠,車隊管理,核心供應商,車輛租借共享服務都是攻擊目標,因而網路安全對自駕車來說是特別重要。 「一台運行中車輛的某個元件能突然被迫中止,背後就是很大的風險。」德國萊因工業服務與資訊安全資深顧問陳建宇說。
目前電子產品在整車成本約占40%,但當車上電子產品越來越多時,再加上自駕車系統時,電子產品成本預估將會增加到60%以上。雖然目前國際還沒自駕車專用的安全規範,但自駕車的安全性仍可參考一些現有車輛安全評估標準,以降低上路時可能帶來的安全風險,例如汽車電子功能安全的ISO 26262標準或SOTIF(預期功能安全)規範,汽車電子產品若能符合相關規範,將證明具備一定可靠度。汽車的發展至今已從傳統電氣轉向軟體控制,軟體定義汽車的時代已然來臨。論壇專家提醒,智慧駕駛能落地需要法規、技術、保險等多方面因素配合,政府已提供自駕場域的測試申請,業界可多利用展開合作,和全世界賽跑,台灣油門催快才能自駕未來。
圖片 -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200909/2911866-1?lan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