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奧斯陸2022年10月13日 /美通社/ -- 根據DNV第六版的《全球能源轉型展望》,對能源安全的高度關注和能源成本的不斷上漲加大了歐洲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脫碳速度差異。歐洲可以被視為能源轉型的領導者,為保障其能源獨立性,歐洲將在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方面加倍投入。俄烏沖突將導致歐洲天然氣用量銳減。到2050年,天然氣只能滿足歐洲10%的能源需求,目前這一比列為25%。DNV本年度對於2050年歐洲大陸的天然氣用量的預測將僅占上一年度預測用量的一半左右。
在低收入國家,成本是能源政策的主要驅動因素,並導致了發展趨勢的不同。能源和食品價格居高不下,正逆轉從煤到氣的能源轉型,並阻礙了脫碳投資。例如,未來五年印度次大陸的能源結構中,天然氣的份額將從11%降為7%,同時煤炭的份額將增加。
更廣泛來看,通脹壓力將在短期內對可再生能源的增長構成挑戰。根據DNV的《全球能源轉型展望》,全球電動汽車的「裡程碑」時刻(即電動汽車在新車銷量中的份額超過50%)將推遲一年至2033年實現。
然而從長期來看,可再生能源價格的大幅下降以及碳成本的增長,將抵消當前危機對整體能源轉型的影響。
「能源市場的動蕩不會顯著改變到本世紀中葉的脫碳路徑」,DNV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艾瑞民(Remi Eriksen)表示,「全球能源轉型最強勁的動力來自太陽能和風能成本的迅速降低,其效益超出了短期內能源系統受到的負面沖擊。」
DNV的預測顯示,到2050年,非化石能源占全球能源結構的比例將首次略高於50%。這主要得益於綠色電力的增長。未來三十年間,發電量將增長一倍以上,電力在全球能源結構中的比重將從19%增至38%。在大多數情況下,太陽能光伏和風能是最便宜的電力形式,預計到2050年將分別增長20倍和10倍,在發電結構中的比例將分別達到38%和31%。未來十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支出將翻一番,達到每年1.4萬億美元以上,到2030年,電網支出可能超過每年1萬億美元。對能源安全的擔憂使人們對核電重新產生了興趣,今年的預測反映了核電的適度增長,到2050年將比現在增長13%。然而,到2050年,核電在電力結構中的份額將從目前的10%下降到5%。
盡管煤炭用量短期內增長,但這並不改變其自2014年達到峰值後,正快速退出能源結構這一趨勢。石油已經多年接近穩定期,並將在2030年後快速回落。受俄烏沖突影響,全球天然氣用量將低於之前的預測。沖突前的預測中,到本世紀二十年代末天然氣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單一能源,但現在這一時間點將被推遲到2048年。
通往淨零排放的路徑
除了對能源轉型的「最佳估算」預測外,今年的《全球能源轉型展望》還包含了「通往淨零排放的路徑」,這是DNV認為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並將全球升溫控制在1.5°C的最具可行性的途徑。盡管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在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發出紅色警報,DNV的預測顯示到2100年地球將升溫2.2°C。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必須每年削減8%,才能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2021年,排放急劇上升,接近新冠疫情前的歷史最高水平,而2022年全球排放僅微降1%。這意味著,在與排放斗爭的過程中「失去」了兩年時間。
要實現2050年全球淨零排放,需要部分地區和行業更快地邁向淨零目標。經合組織地區需要在2043年前實現淨零排放,之後則為淨負排放,通過碳捕獲和去除技術可實現負排放。中國亦需要將淨零排放的目標從2060年提前至2050年。包括發電在內的部分行業要在2050年實現淨零目標,屆時其他如水泥和航空等難減排行業仍將維持一定的排放。在所預測的淨零路徑中,海事行業需要在2050年減少95%的排放。
根據DNV的「通往淨零排放的路徑」,高收入國家對於石油和天然氣在2024年後將不再有新的需求,而中低收入國家則要到2028年後。對可再生能源和電網的投資要更快地擴大規模;未來十年間,可再生能源投資需要翻三倍,而電網投資要增加50%以上。
DNV的「通往淨零排放的路徑」亦呼吁比目前更多的政策干預。必須充分運用好政策的工具箱,包括更高的碳稅和補貼,更強有力的指令、禁令以及財務激勵,從而鼓勵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並采用更智慧的監管和標准。
「隨著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臨近,政策制定者必須認識到,鑒於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成本攀升,能源結構的脫碳蘊含著巨大的機遇。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技術已經存在,但要實現目標還必須充分運用政策工具」,艾瑞民說。
關於DNV
DNV是風險管理和保障方面的獨立專業機構,業務遍及100多個國家。憑借其廣泛的經驗與深厚的專業知識,DNV推動安全與可持續績效的發展,制訂行業基准,啟迪並發明解決方案。
無論是評估新船設計、鑒定浮式風電場技術、分析天然氣管道的傳感器數據還是認證食品公司的供應鏈,DNV助力客戶及其利益相關方從容管理技術和監管的復雜性。
憑籍捍衛生命和財產、保護環境的企業宗旨,DNV 幫助客戶應對全球轉型帶來的風險與機會,為許多世界上最成功、最具前瞻思維的公司提供可靠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