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堡和基爾2014年2月21日電 /美通社/ --
maribus 在《世界海洋研究III》中發佈了對海洋利用相關機會和風險的深刻分析
人類對原材料的渴望不斷升級。油耗自20世紀70年代早期以來已經翻倍。隨著智能手機、太陽能電池板或混合動力車等電子產品對銅、鎳或鈷等金屬的使用不斷增長,人類對礦資源的需求也在增長。因此海底的原材料儲藏正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但是採礦什麼時候才能具有經濟可行性呢?必須考慮哪些環境風險呢?而且又是誰可能聲稱這些儲藏位於國際水資源中?
《世界海洋研究III:來自海洋的原材料 -- 機會和風險並存》(World Ocean Review 3 - Raw materials from the Sea - Opportunities and Risks,簡稱 WOR 3)由非牟利組織 maribus gGmbH 出版,得到了《mare》雜誌、國際海洋研究所 (IOI) 和「未來海洋」精英集群的大力支持。該報告詳細描述了海洋中已知的金屬和能源商品,以科學合理,通俗易懂的方式闡釋了採礦工作的機會和風險以及海洋中原材料的利用。新報告提供了關於海底以下已知油氣儲量和固態氣體水合物儲量數據的事實,另外還詳述了錳結核、鈷結殼和塊狀硫化物等礦產資源的潛力。該報告還額外關注了國際社區對環保型開採的責任,以及對國際水資源進行社會公平分配的國際法律問題。
「未來海洋」精英集群發言人、基爾 GEOMAR 亥姆霍茲海洋研究中心 (GEOMAR Helmholtz Centre for Ocean Research Kiel) 的 Martin Visbeck 表示:「未來對海洋的利用將會增長。為使海洋和海岸區的資源開採具有環境可持續性,所有利益相關者必須共同努力實現可持續性的解決方案。」
相比魚類或甲殼類水生物等可快速再生的資源,礦產和能源只能在數百萬年的過程中形成。大量技術工作也僅僅能開採到有限的資源。
《mare》出版商兼 maribus gGmbH 創辦人 Nicholas Gelpke 說:「當潛藏的巨大商機遠遠超出我們的認知,就不僅給環境,也給基本的人權和社會公平帶來了風險。尤其是在西非產油多年的大型企業,他們過去沒有看到保護自然或讓當地人口獲取公平產油收入機會的需求。」
背景
maribus gGmbH 由《mare》出版商 Nikolaus Gelpke 成立於2008年。它是一家非牟利組織,旨在加強公眾的海洋科學關係認知以及幫助實現更加有力的海洋保護計劃。maribus 的首份出版物《世界海洋研究Ⅰ》(WOR 1) 已經成功提交了一份獨一無二的綜合性報告,闡述了海洋現狀以及海洋與生態、經濟和社會政治體系之間的相互作用。到目前為止,這份報告的德文和英文版的全球需求量已經達到七萬冊左右。
maribus 的第三份出版物《來自海洋的原材料——機會和風險並存》繼續與《世界海洋研究》合作夥伴共同完成;他們長期致力於海洋事業,從事较高水平的學術研究:
《世界海洋研究III》德文和英文版發行量達到45,000份。該刊物為非賣品,供免費發放,不作任何商業用途。除德文版本外,不久後還將推出英文版本。報告全文將同時發佈到互聯網上,網址為:http://www.worldoceanreview.com。
《世界海洋研究III:來自海洋的原材料——機會和風險並存》由 maribus gGmbH 於2014年在漢堡編輯,是一本長達164頁並附有大量圖表和照片的平裝書。
鏈接: